一、深化安全绿色发展理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将其作为各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会议“第一议题”和安全环保专题培训班“第一课”,一体推进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等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更加坚决。聚焦提升问题隐患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开展事故警示月、安全生产月、节能宣传周等活动,不断深化安全绿色发展理念,努力践行“强化安全支撑作用”发展战略,全员安全环保意识大幅提升。
二、压实安全环保责任
一是健全安全环保制度体系。修订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环保年度考核评级及奖励办法等制度;各子分公司持续深化制度“立改废”,安全环保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二是推动安全环保责任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各层级、各岗位安全环保责任制,全面推行厂矿长安全记分和全员安全积分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下现场要求,推进安全责任具体化、清单化,构建起覆盖全领域、各岗位的安全环保责任网。三是从严安全环保考核问责。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标准,突出日常、动态等过程考核,对发生事故、存在重大环保隐患的单位开展考核;修订事故调规,增加从重、加重处理情形,严查严办各类事故,严肃追究责任人员责任。
三、建成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落实应急管理部和集团党组安排部署,聚焦“中国化、时代化、国能化”建设目标,历时两年攻坚,全面建成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系统构建安全风险“三道防线”防控模型、创建“LS-PDCA”(领导-保障-策划-实施-检查-改进)体系运行模式。先后发布“1+12”体系建设标准,印发体系实施方案、实施指南,出台多管理办法、管理标准,配套开发数智化平台。体系成果顺利通过中期验收评审,建设成果得到应急管理部充分肯定,为体系全面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四、防范安全环保风险
常态化开展岗位、设备、系统、环境和作业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细化落实风险管控措施,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工作要求,制定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总方案及7个子方案,明确八大行动24条措施,并将具体任务分解融入集团公司安全1号文件,作为全年安全环保工作的主线和抓手,建立调度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全产业启动实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推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深化开展煤矿“6+1”、电力大坝、化工重大危险源、运输营业线施工等专项行动,系统识别潜在问题,有效降低安全风险。积极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聚焦简化系统、减少环节,强化人员、队伍、装备、物资等资源保障,科学排定煤矿采、掘(剥)、治接续计划,推动实施重大灾害治理工程,有效化解生产接续风险。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安委会管理机制和全周期安全管控机制,分级开展项目设计、开工、竣工、移交等重要环节验收工作。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组织开展高层建筑重大火灾、消防及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落实承包商“无差别、一体化”管理要求,建立禁止限制外委项目清单,开展承包商人员考核评价。有效应对极端天气风险。健全完善极端天气防范应对机制,面对频繁强降雨和台风侵袭,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确保安全生产。有力防范生态环保风险。组织生态环境依法合规和隐患治理专项监察,印发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指南,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五、提升安全环保监察效能
健全安全监察机构。组建集团公司安全环保5个监察中心,配齐监察人员,完善监察制度;各生产型子分公司设安全监察机构,配齐安监人员,监察力量进一步增强。强化安全监察力度。集团公司分产业组建专项监察组,聚焦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检查,针对发现问题,及时印发整改通知单、监察意见书或风险提示函。创新安全监察方式。健全安全管理评审制度,对多家重点子分公司开展安全会诊、管理评审;成立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及5个分中心,完善安全生产专家库,强化重点单位督导帮扶;开展事故单位“回头看”,综合运用“四不两直”“零点行动”“二次入井”等方式,切实提升监察效能。
六、巩固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持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集团层面先后举办多期安全环保专题培训,覆盖子分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各子分公司聚焦短板弱项,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事故警示教育、职业技能竞赛,深入推进班组和安全文化建设,员工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动态达标管理,国家标准化一级矿井达到34座,26家运输单位保持国家一级水平,239家发电企业达集团一级水平。牵头完成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修编工作,得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高度肯定。持续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按国家队标准提级建设20支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子分公司级实战演练200余次,参加全国“应急使命”联合演练等活动,充分彰显应急救援国能实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救援,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持续提高科技保安水平。积极推进智慧企业建设,建成高级智能煤矿1座、中级智能煤矿44座、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化工厂3家,85套智能无人装车系统投入运行。加大技术研发攻关力度,煤矿甲烷监测减排利用、电化学储能智能评估、重载铁路机车智慧检修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七、强化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系统推动职业危害因素治理。印发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三年职业危害因素治理项目,系统推动工程落地实施;积极推广应用智能防尘、防毒、降噪综合治理新技术。大力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建成省级健康企业131家、集团公司级健康企业79家,40家单位入选全国“健康企业”建设优秀示范案例,9人入选煤炭行业年度“职业健康达人”名单,健康企业建设受到国家卫健委肯定。深入开展职业健康宣教和关爱活动。建成204个职业健康工作室、心理解压室,组织开展职业健康主题宣讲活动,有效化解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八、生态环保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污染物正常工况下达标排放率100%,氮氧化物等排放绩效持续下降;加大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实施废脱硝催化剂等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固废综合利用率同比提高。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水平。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率、井工矿塌陷区土地治理率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大渡河公司瀑布沟等3座珍稀鱼类增殖放流基地。积极推进“无废集团”建设。“宁夏煤业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内部共享”“废催化剂利用处置中心跨区域共享”等国家支持政策落地见效,鄂尔多斯煤制油等23家企业获属地“无废工厂”荣誉称号,“无废集团”建设成果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充分肯定。